《送别》以简练而深情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哀而不伤的离别图景,通过长亭、古道、芳草、夕阳等古典意象的层层铺陈,将无形的离愁化为可触可感的视觉画面。"晚风拂柳笛声残"的听觉描写与"夕阳山外山"的空间延展相互交织,营造出空阔寂寥的意境。歌词巧妙运用叠字手法,"知交半零落"的"零落"二字既描摹友人离散的实况,又暗喻人生聚散的无常。下阕"一壶浊酒尽余欢"以具体物象承载复杂情感,浊酒与余欢的强烈反差,揭示出欢聚的短暂与离别的永恒。全篇不见直抒胸臆的悲戚之语,却在"今宵别梦寒"的结句中,以"梦寒"这个通感修辞道尽所有未尽之言。歌词删繁就简的艺术处理,使每个意象都成为情感的多棱镜:长亭是千年送别的文化符号,芳草暗含"王孙游兮不归"的典故,夕阳山影则构成无限延伸的心理空间。这种以景结情的表达方式,既承续了《诗经》"昔我往矣,杨柳依依"的比兴传统,又与现代人的情感体验产生共鸣,使得私人化的离别情绪升华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咏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