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耿耿于怀》以细腻笔触勾勒出一段未能释怀的旧日情感,通过具象的意象与克制的语言,展现记忆的绵长与遗憾的沉重。歌词中反复出现的“耿耿于怀”并非激烈控诉,而是以沉静的语调诉说时间无法冲淡的执念。旧衬衫、未寄出的信、雨夜街灯等细节成为记忆的载体,物质性与情感性交织,暗示人与往事之间未完成的对话。歌词通过“褪色承诺”“锈蚀时针”等隐喻,揭示时间既治愈又腐蚀的双重性——往事虽被岁月覆盖,却在某些角落持续低语。情感表达上并未陷入哀怨,而是以冷寂的笔调呈现一种清醒的沉溺,仿佛主人公明知执念无益,却仍选择与幻影共存。这种矛盾性恰恰触及现代人情感的普遍困境:理性上渴望前行,感性上却难以割舍破碎的过去。最终歌词并未提供解脱的答案,而是将未完成的情感悬置于时空之中,任由听众在词句的缝隙中投射自身的遗憾与守望。